華鈦三維案例||林荔軍教授團隊完成國內首例3D打印脛骨遠端骨置換手術
來源:轉載自骨科在線
|
作者:huatai3d
|
發布時間: 2020-03-13
|
1312 次瀏覽
|
分享到:
近期,珠江醫院關節骨病科林荔軍教授團隊與華鈦三維院士團隊成立了聯合攻關組,完成了國內首例脛骨遠端骨肉瘤切除+3D打印脛骨遠端假體術。經過廣東省醫學情報所查新發現當前國內外均無采用3D打印假體治療脛骨遠端骨肉瘤病例的報道。本例手術的完成,標志著珠江醫院關節骨病科在治療復雜骨肉瘤病例和采用數字醫學技術及金屬3D打印技術結合運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患者為家住廣東惠東縣中年男性患者,在2019年夏天無意中發現自己右小腿出現一腫塊,起初并無在意,之后腫塊開始逐漸變大,伴現出疼痛,影響患者的肢體活動,甚至還影響到了他的休息。
術前X線照片
手術切口設計
幾經診治后,患者最終來到了珠江醫院,關節骨科主任醫師林荔軍根據自己多年的診治經驗判斷,考慮患者脛骨遠端腫塊可能是骨惡性腫瘤,在完善各項術前檢查后,林荔軍主任和他的團隊在C臂引導下對腫塊進行了取樣活檢,術后病理報告為:“成軟骨型骨肉瘤(低中級別)”,結果也證實了他的猜想。骨肉瘤是骨腫瘤里面惡性程度極高的一種,骨肉瘤病人早期容易發生肺部轉移,死亡率極高。對于骨肉瘤,盡早的診斷和徹底的手術切除就變得十分關鍵。而發生在脛骨遠端的骨肉瘤,更為罕見。如何徹底地切除腫瘤,達到根治的目的同時,還要考慮保留患者功能的踝關節功能及行走功能需求,這是擺在醫生及患者面前的極大挑戰。
為同時解決脛骨遠端骨肉瘤病灶切除及一期完成下肢保肢及踝關節功能重建這兩個問題,林荔軍主任獨具匠心的提出采用瘤段切除+3D打印脛骨遠端假體進行功能重建的處理方案。根據腫瘤侵犯范圍設計切除范圍置入根據患者CT數據的個體化3D打印脛骨遠端假體,采用關節接觸面的骨長入設計及關節遠端螺釘釘道術前預計,為假體遠端的骨長入提供近期及遠期的穩定性。該方案國內外均無相關報道,為此林荔軍主任與華鈦三維院士團隊成立了聯合攻關組,歷經10余次修改、有限元分析、假體打印、虛擬手術及力學測試等,最終確定手術方案及所需的關節假體。
病灶模擬及手術設計
1月20日,在麻醉科的協助之下,與祁偉仲博士,骨科賴少勇醫生一起經歷了兩個半小時的努力后,林荔軍主任和他的團隊成功地將腫瘤切除,并為江某換上了這條3D打印個性化定制的“新腿”?,F患者恢復順利,已可在拄拐輔助下行走。
術中透視
術后復查照片
術后二個月康復照片
3D打印是指利用病人的影像學數據在計算機上進行三維重建,之后根據重建出來的骨頭來個性化地設計假體,利用3D打印設計出來的假體相比于批量生產的假體具有匹配性好的優點,并且假體上打印出的微孔結構能幫助骨細胞長到假體內部,假體和人體的融合程度更高。
專家簡介
林荔軍博士,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關節骨病外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從事關節外科、運動醫學及骨科創傷與骨病治療多年。曾前往澳大利亞墨爾本EPWORTH及美國UNMC進修學習,可獨立完成人工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手術,關節周圍腫瘤切除人工腫瘤關節置換保肢治療及關節周圍復雜性骨折關節鏡輔助下治療等手術??墒炀毻瓿申P節鏡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治療、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肩關節脫位關節鏡下微創修復重建、肩袖損傷重建及跟痛癥微創治療等手術。參加與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發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二十余篇,并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次。
目前是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提名獎獲得者;廣東省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2014年評為南方醫科大學優秀教師;2015年獲全國中青年骨科醫師手術標準化大賽關節組第一名;2014年獲全國高等醫科院校青年醫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多次獲得珠江杯、南方之星杯臨床教學比賽一等獎。
廣東省青聯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廣東省關節外科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常委;廣東省骨科學會委員、骨腫瘤學組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骨科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骨腫瘤分會委員?!吨腥A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特約編輯;《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審稿專家。